零点看书 > 重生开国女帝不在,背锅去了。 > 第30章 书院一事

第30章 书院一事


虽闻得女帝回了宫,侯在勤政殿有事禀告的周宣迟迟未见女帝,收到王喜公公传来的女帝口谕:召他前去华林殿。

        随着王喜公公到了华林殿外,见一个着玄色劲装的身影站在华林殿外的屋檐下静静的看着里面。

        女帝早上为燕将军送行时便穿的这一身,可见女帝回宫并未更衣便直接来了这里,见惯女帝对小皇子的宠爱,周宣对女帝刚回宫便来看小皇子的举动倒是不奇怪,只是很少见女帝这般远远地,十分沉静地看着小皇子。

        周宣放轻了脚步,走到秦昭身边,轻轻唤了一声:“皇上。”

        见秦昭微微地点头,目光依然看着里面。周宣随着秦昭的视线看去,见白太傅声音舒缓平和地为小皇子讲解着大烨三四岁稚子开蒙必读的《千字文》一书,还时不时低下头问小皇子一些问题,见小皇子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眼睁着圆圆的眼睛,一脸面无表情的盯着太傅看。

        倒是白太傅丝毫不介意小皇子的反应,继续接着讲解,还时不时问小皇子一些问题。

        只是一小会的时间,周宣却觉得有些不对劲,他与小皇子直接的接触倒是很少,常常见女帝对着小皇子说话,小皇子虽然不爱说话但脸上偶尔还有些表情,但对太傅的问话,小皇子的反应确是极少。

        周宣不由地往秦昭的脸上看去,见秦昭脸色柔和,眼中带着笑意地看着那两人。

        周宣收回目光,静静站在秦昭身旁,倒是秦昭笑眯眯地道:“看来小曜和太傅处的不错。”

        对于女帝这般心大,周宣已经不想吐槽了,小皇子全程都没对太傅说过话好吗?

        作为一个儿控的人,秦昭是完全看不见周宣那纠结的表情,过了一会,秦昭对周宣道:“我们到外面走走。”两人悄悄地出了华林院,王喜默默地退下,留了两人在宫道上信步而行。

        “刑部那边的动向如何?”秦昭开口问道。

        “刘大人已经在着手查办秦皓的案子,这两天来刑部监狱探监的人倒是不少,皆被刑部挡了回去,牵涉其中的几位官员还没有大的动静,只是长公主……”

        秦昭见周旋停顿下来,不由地向他看去。

        见周宣面带难色,脸色犹疑,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道:“只是长公主今日求见皇上,林统领按陛下的吩咐已将长公主拦了下来,但长公主依然候在宫门口,并未离开。”

        “哦,是吗,既然长公主喜欢候着便让她候着吧。”秦昭眼中的神色不变,漫不经心的语气让周宣不由地打了个寒颤。

        昨夜陪着女帝整理政务,暗卫传来消息:长公主夜里派人去了季芸姑娘在京城的落脚之地,那人去干什么不言而喻,女帝当时眼中的冷意着实渗人。

        今日长公主正撞到了枪口上,周宣都不由地替她捏了一把冷汗。

        “京城其他动向呢?”

        “其他官员倒是没什么动向,只是听闻柳御史告了病假,如今府上闭门不出。”

        “病的倒是时候,朕是不是该去探个病,关心一下下属?”见秦昭摸着下巴,眼里的精光大盛。

        周宣汗颜,被女帝小心眼的性子弄得极为无语,许久后,才面无表情地看向秦昭:“陛下您还记得您桌案上放着许多还没处理的政事吗?”

        秦昭见周宣那极为不赞同的眼神,连忙讪讪道:“开个玩笑,开个玩笑,御史令大人不必这般严肃!”

        周宣不为所动,仍是一脸面无表情盯着秦昭:呵呵,别以为我没看见你那一脸跃跃欲试的表情?

        秦昭怂怂地低着头,内心的小人已经哭晕在墙角:为什么每当朕想要做个昏君时,总有人跳出来拦着朕。

        低着头的秦昭倒是没看见周宣眼里闪过的笑意,与女帝越相处,就越能察觉这人身上还留着的许多小性子,比如说,护短,小心眼,爱记仇。

        这些小性子让原本高高在上的帝王增了许多的烟火气,这种亲近的感觉让他越来越折服,也越发坚定效忠此人的想法。

        周宣不知到的是:秦昭本就不是皇室中的人,乱世中的磨练让秦昭的心性强大,尽管后来登上了帝位,也曾见识过不少朝堂中掩藏的阴暗,但却被身边的人护得极好,原本的心性并未折损。

        本来在普通人极为常见的性子如今处在了皇室倒是显得难能可贵。

        “不知陛下准备何时去拜访睿亲王?”周宣自动转移了话题。

        秦昭想了想:“再过几日,看看朝廷局势如何。”

        明白秦昭话里的含义,周宣点了点头。

        “如今京城的书院哪个比较有名?”

        听的秦昭突然问道,虽然有些奇怪,但周宣还是如实答道:“京城最好的书院自然是国子监,只是国子监的门槛相对的要高一些,里面的学生虽说多是高官子弟,但学问却是不差的,少数一些则是各个州府的姣姣者,学问自是不用多说,除了国子监,当属景山书院最为出众,景山书院乃是太/祖年间,韩丞相一手创办,在几百年来,景山书院出了许多名声显赫之人,现于书院任教的有不少当世的大儒,书院的学生以四品以下官员家的子弟为主,其中不乏一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因着国子监是官办的,故而才低了一头,但名声和实力却是丝毫不逊于国子监,第三的应该是云山书院,这座书院也不错,但相较于国子监和景山书院就有些逊色了,名气也没有那么大了,门槛稍微低些,故而许多来京城求学的寒门子弟多在这所书院就读……”

        周宣说的极为详细,上到书院的来历,下到书院的学子出身,甚至书院之间的往事纠葛都一一言明。

        自周宣与女帝接触以来,周宣就发现了女帝对京城中的人事颇为不了解,这种不了解也不是说女帝完全不知道,而是似乎缺少了其中的一部分记忆。

        周宣到是没有想过女帝内里换了个人,只是在宫里打听到:女帝几个月前在后宫曾出事,昏迷醒来便有了些变化,他猜测女帝怕是伤了头部,失去了一部分记忆。

        至于性情大变,可能是回到了以前的性子,毕竟女帝十四岁前性子和名声倒没有什么不妥。

        失忆后的女帝处事越发的有明君风范,周宣对此十分的乐见其成,再到后来感动于秦昭的维护之意,心里认定秦昭之后,周宣便自发地为秦昭打掩护,十分详尽地为秦昭讲述京城里的人事关系。秦昭自是能感觉到周宣对她的维护之意,故而如今两人的君臣关系中还多了一些朋友的亲密。

        见秦昭思索了半响,周宣斟酌了片刻,开口问到:"陛下可是有什么难事?"

        秦昭摇摇头:“那倒没有,只是见宫中之人有些年纪不大,如今在宫里平白蹉跎了时间,想着给他们找些事做,到是不知他们可愿意去书院读书?”

        周宣一愣,到是没想到秦昭是为了这事才向他打听书院,很快回过神来:“皇上如此仁心,几位公子相必会感念皇上的一片心意。”

        这话周宣说的到是真心实意,却也另有打算,想到女帝几个月前无故昏迷的事情,怕是与后宫中的人脱不了干系,如今女帝打算将些人送去书院,周宣自是极为赞同。

        秦昭听着周宣赞同的语言,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毕竟自己废了心思做的事,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赞同,自然十分的高兴。

        “这事便这般定下,周宣你去书院和院长打个招呼,看能不能走个后门?”秦昭不自然的摸了摸后脑勺,脸上的神色少见的不自然。

        周宣点点头:“陛下放心,臣一定办妥。”

        秦昭见快要到了午时便道:“小曜应该下学了,一起用膳吧。”

        “多谢皇上。”周宣倒也没有推脱。


  https://www.lingdianksw8.com/83862/83862853/6580830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